好像不管什么时候,谈“癌”仍然令人色变,得了癌症,似乎就宣判了一个人的死亡。但其实,癌症不是绝症,是个慢性病。癌症研究界有“3个1/3”的说法。就是说有1/3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,有1/3的癌症经过治疗是可以延长寿命和治愈的,还有1/3的癌症通过治疗是可以减轻、缓解症状的。所以,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, 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,只要积极面对、早筛查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癌症是有可能治愈的。
癌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?
癌症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,较为常见的有年龄、家族史、致癌物、不良生活习惯、慢性炎症、药物、病毒感染、肥胖或超重等等。
当身体出现哪些异常时需要我们高度警惕?
1.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
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,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10% 。
2.长期低热或疲劳
非感染和劳累引起的持续性发热或极度疲乏。
3.身体持续非外伤疼痛
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非外伤导致的、原因不明的持续疼痛。
4.异常肿块
体表如颈部、乳房、腋下、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无痛性、质地硬、活动性差的肿块,深部如腹腔、盆腔的肿块(可能伴有腹胀和压迫感)。
5.没有外伤的异常出血
例如便血或呕血(肠癌、胃癌可能);咳血、痰中带血(肺癌可能);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(子宫内膜癌、卵巢癌等妇科肿瘤可能);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(泌尿系肿瘤);非外伤鼻出血(鼻咽癌可能)。
6.皮肤黑痣或口腔粘膜的改变
黑痣突然增大、或边缘变得不规则、或颜色发生改变、或出现破溃出血、或灼痒疼痛、痣上原有的毛发脱落,怀疑黑色素瘤可能;口腔白斑、或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,怀疑口腔癌可能。
7.持续性消化系统异常
吞咽困难(食管癌),持续消化不良或黄疸(胰腺癌、肝癌),便秘腹泻交替、便血、细便(结直肠癌)。
8.长治不愈的咳嗽
持续咳嗽、声音嘶哑,尤其是长期吸烟者,警惕肺癌、喉癌。
怎样做可以最大程度预防癌症的发生呢?
“戒烟限酒”
烟草中的毒性物质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,损伤细胞DNA,导致癌症的发生。吸烟导致的癌症,几乎是遍布全身的。但是,即使确诊肿瘤后戒烟仍能提高抗肿瘤疗效,所以建议所有人群戒烟。
酒精同样可增加多种癌症(肝癌、乳腺癌、肠癌、食管癌等)的发病率,喝酒越少其发病率越低。如果您实在没办法不饮酒,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,女性不超过15克。
“均衡饮食”
不健康的膳食结构,特别是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蔬果的饮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;高盐饮食、烧烤和腌制食品会增加胃癌的风险;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会导致肝癌的发生等等。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估计,选择健康的食物和膳食结构可以预防30%~40%的癌症。因此,日常饮食中,应考虑如何将各种食品适当地配合食用。“癌从口入”是真的,而通过改善饮食来防癌也是可以做到的。
“保持良好睡眠”
和夜间睡眠时间为6-8小时的参与者相比,夜间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的人患癌风险升高 41%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睡眠对健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。多晒太阳、睡前温水泡脚、傍晚前后规律运动都是有助于睡眠的。尽量避免睡前看手机、白天睡觉时间过长、午饭后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物、抽烟饮酒这些影响睡眠的因素。
“坚持运动”
研究表明,如果人群平均运动量能达到每周5小时的中等体力活动,基本上每天快走45分钟就能达标,每年可预防超 46000 例癌症病例。足量的运动不仅仅是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,更为重要的是“能够大幅度降低高转移性癌症的发病率”。并且,选对时间,运动带来的健康效益更大!年轻人及健康人群可以选择每天在早晨8~10点进行一些中等体力活动,包括快走、骑行、简单的跳操等等;老年人可以选择傍晚6~8点锻炼,天气不是特别冷的时候进行运动,同时选择比较柔和的运动,运动前做好充分预热。
什么是“零食运动”?
可是,大多数人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,但也是真的没有时间,那应该怎么办呢?让我们来了解一下“零食运动”!
简单说,就是指一种像零食一样,碎片化、即停即动的运动方式。它可以短到20秒,也可以长到10分钟,跟随你的节奏自由调整。而它之所以有效,原因是当我们的运动强度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,即使我们很快就停止运动,身体仍然在进行运动后的反应,存在一定的滞后性。正是这种滞后性,使得“零食运动”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生效,不断刺激我们的身体。
比如:
▸ 追公交时冲刺30秒
▸ 拒绝电梯连爬3层楼
▸ 遛狗时和狗子赛跑10秒
▸ 广告时间做20个深蹲
▸ 取外卖时小跑着上下楼
悄悄告诉你:那些总抱怨没时间运动的人,每天瘫在沙发上的零碎时间至少能抠出15分钟!从明天开始,把每个"等等等"的时刻变成"动动动"的机会吧!